销季虚假宣传专项妆品上海 化开展监测频现网络问题8促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今年的上海6·18促销季持续时间长,交易规则更为复杂,开展为集中整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促销测化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季网维护公平有序的络专市场环境,近日,项监虚假宣传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部署开展了针对6·18促销季的妆品网络专项监测。
数据显示,问题此次总计监测上海市网络主体902181家,频现发现涉嫌不合规线索117条,上海其中涉及违法广告占82.05%,开展不正当竞争占13.68%,促销测化商品经营资质信息异常占4.27%。季网监测发现化妆品虚假宣传问题频现,络专少数直播购物存在虚假促销行为。项监虚假宣传
据介绍,此次监测涉及拼多多、天猫、京东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聚焦电器、保健品、化妆品、鞋服等社会反映集中、关系公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行业商品,重点监测大促期间商家可能出现的虚假宣传、虚假促销、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监测发现化妆品类产品在销售宣传时存在较多问题,如普通化妆品使用“皮肤解毒剂、抗炎舒敏”“全面抗炎”“美白祛斑”等医疗用语宣传,涉嫌违反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标识管理办法》《广告法》相关规定。
同时,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开展直播的重点商品进行了深入监测,发现绝大多数店铺的直播都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介绍商品,仍有极少数主播在直播时主观蓄意通过宣传“正在开展限时限量促销活动、活动即将结束、即将恢复原价”等虚假促销的方式诱导消费者下单,以达到提升交易量的目的。
据悉,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及时把监测线索下发各区市场监管局,并指导开展调查核实,依法处置。
消费提醒
理性对待促销宣传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尽量选择自己熟知的诚信度高的平台,注意查看网站上所公示的各种亮证亮照标识。理性对待促销宣传,尽量选择正规的官方旗舰店,通过货比三家搞清商品真实信息,注意识别正规的网上促销打折行为和欺诈行为,不要盲目追求低价,因小失大。
在实际交易中注意掌握店家的促销规则及隐藏的霸王条款,避免商家利用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谨慎选择甄别交易对象,注意识别一些“临时上线”的某些网络购物渠道,注意防范缺乏第三方支付平台做保障的购物平台,一定要拒绝微信朋友圈中私下转账个人间交易,这类交易存在较大消费安全隐患,而且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尤其要注意,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购物,消费者都应保留交易中聊天记录、购物页面、促销宣传、支付凭证、快递单等,以便出现纠纷时及时有效维权。
责任编辑:24
(责任编辑:探索)
-
优化医疗服务 “患”位思考也是一剂良方 编辑:汤晓雪 来源:南方日报 ...[详细]
-
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多年,我深知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巨大威胁。随着科技的进步,农药的种类和效果也在不断升级。它凭借独特的杀虫机制和卓越的效果,在众多农药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们对抗病虫害的有力武器。一、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近期,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管局聚焦虚假认证突出问题,加大执法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强失信惩戒和行刑衔接,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据介绍,绍兴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 ...[详细]
-
3立足绿色振兴思路,推动有机循环农业发展20世纪初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农田土地生产能力持续下降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关注并评估了化学农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引发世界各国 ...[详细]
-
“大V”粉丝越多,社会责任越重 编辑:汤晓雪 来源:检察日报 ...[详细]
-
3.2发展有机循环农业应采取有效举措(1)强化科技创新。重视与强化国家层面有机农业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设立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组织科技人员协同创新与创业,促进有机农业技术突破,有效引领有机农业产业 ...[详细]
-
2.3硫氰酸钠硫氰酸钠是一-种有毒化工原料。原国家卫生部2008年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明确规定硫氰酸钠属于非法添加的物质。仍有不法商贩将其添 ...[详细]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银杏叶及其提取物中4种游离黄酮含量(一)
银杏作为银杏科植物唯一幸存树种,有活化石之称,其果、叶、根、花粉等均可入药,其中银杏叶的提取物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和较好的药用价值,可用作草本膳食补充剂和植物药物。银杏叶提取物作用主要集中在抗氧化、抗癌、 ...[详细]
-
直降12.5℃ “中国最冷小镇”开启-34℃“速冻模式” 编辑:汤晓雪 ...[详细]
-
2 结果与分析2.1 试验菌种生长规律测定结果凝结芽孢杆菌1.3220、鲁氏结合酵母2.371、2.1913)和植物乳杆菌1.555、1.3919)在相同环境下的生长曲线见图1。由图1可知,凝结芽孢杆 ...[详细]